斜管沉淀池對水質的影響與改善
更新時間:2023-10-26 | 點擊率:181
斜管沉淀池是一種利用重力沉降原理去除水中懸浮物的設備。其結構特點是在沉淀區內設置了許多平行的斜管,使水流在通過斜管時形成速度差,從而促使懸浮物沉降。同時采用了淺層沉淀原理,使得沉淀面積增大,處理能力提高。

斜管沉淀池作為一種高效的廢水處理設備,能夠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、顆粒物和污泥等雜質,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。在沉淀池中,水流通過一系列平行的斜板或斜管被分隔成薄層,這種設計大大增加了沉淀面積,提高了沉淀效率。其對水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1、去除懸浮物和顆粒物:斜管沉淀池通過重力沉降原理,能夠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物沉淀到污泥區域,從而達到去除懸浮物和顆粒物的效果。這些懸浮物和顆粒物如果不及時去除,會使水體變渾濁,降低水質。
2、降低COD和BOD:廢水中的COD和BOD等有機物質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主要原因。斜管沉淀池能夠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物,進而降低廢水中的COD和BOD含量,從而改善水質。
3、減少氨氮和總磷:廢水中的氨氮和總磷等營養物質,如果過多地排放到水體中,會引起水體富營養化,導致水體變綠、水質下降。斜管沉淀池能夠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和顆粒物,進而減少氨氮和總磷的含量,從而改善水質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水在斜管沉淀池中的停留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,因此,沉淀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于絮凝效果。也就是說,不間斷地加注混凝劑以形成較好的絮體質量是十分重要的。
